---張旭作品---

1)肚痛帖:
  無款,傳為唐張旭書。草書6行,共30字。明王世貞跋云:"張 長史《肚痛帖》及《千字文》數行,出鬼入神,倘恍不可測。"此《肚痛帖 》僅30字,寫來洋洋洒洒一氣貫之。從刻帖中可以看出,寫此幅字時是蘸飽 一筆一次寫數字至墨竭為止,再蘸一筆。這樣做可以保持字與字之間的氣貫, 還可以控制筆的粗細輕重變化,使整幅作品氣韻生成,產生"神虯出霄漢, 夏云出嵩華"的氣勢。

2)郎官石拄記:
 亦稱《郎官廳壁記》,唐陳九言撰文,張旭書。唐開元二 十九年(公元 741年)立,在陝西西安。《郎官石拄記》書,原石久佚,傳世 僅王世貞舊藏"宋拓孤本",彌足珍貴。《古今法書苑》謂:"張顛草書見 于世者,其縱放奇怪近世未有,而此序獨楷書,精勁嚴重,出于自然。書一 藝耳,至于極者乃能如此。其楷字概罕見于世則此序尤為可貴也。"明趙涵 《石墨鐫華》謂此記"筆法出歐陽率更,兼永興,河南,雖骨力不遞,而法 度森嚴。"有贊云:"長史草書,頹然天放﹔略有點畫處而意態自足,號稱 神逸","長史真書《郎官石柱記》作字簡遠,如晉宋間人。"此石宋時已 有刻本。明董其昌曾刻入《戲鴻堂帖》。

3)古詩四貼:
 《古詩四帖》傳為張旭所書。 紙本,草書,寫在五色箋上, 共40行。 縱28.8厘米,橫192.3厘米。前兩首詩是庾信的"步虛詞",后兩 首為謝靈運的"王子晉贊"和"岩下一老公四五少年贊"。原跡現藏遼寧省 博物館。
 盛唐時期,以張旭為代表的一派草書風靡一時,它打破了魏晉時期拘謹的草 書風格。把草書在原有的基礎結構上,將上下兩字的筆畫緊密相連,所謂" 連綿還繞",有時兩個字看起來象一個字,有時一個字看起來卻象兩個字。 在章法安排上,也是疏密懸殊很大。在書寫上,也一反魏晉"匆匆不及草書 "的四平八穩的傳統書寫速度,而采取了奔放、寫意的抒情形式。正如唐代 文學家韓愈《送高閑上人序》中所云:"張旭善草書,不治它技,喜怒窘窮 ,憂悲愉佚,怨恨,思慕,酣醉無聊,不平,有動于心,必于從草書焉發之 。"此幅草書,通篇氣勢奔放,運筆無往不收,如"錐划沙",無纖巧浮華 之筆。

4)終年帖:
 唐張旭書。唐蔡希綜《法書論》云:"( 張旭)乘興之后,方肆 其筆,或施于壁,或札于屏,則群象自由,有若飛動,議者以為張公亦小王 之再出。"由此可見,他的草書迥異于"不激不厲"的大王書風,而取法于 "縱逸不羈"的王獻之。其駭目驚心的壁書和屏書,今已蕩然無存,草書作 品《終年帖》等尚可從摹刻本中看到。此帖作為張旭的作品是公認的。如此 難得的墨跡,留給后世的是那如駿馬奔馳,倏忽千里,如云煙繚繞,變幻多 姿的藝朮形象。

5)十五日帖:
 唐張旭書。 唐代韓愈曾贊道:"往時旭善草書,觀于物見, 山水崖谷,鳥獸虫魚,草木之華實,日月列星,風雨水火,雷霆霹靂,歌舞 戰斗,天地萬物之變,可喜可愕,一寓于書,故旭之書,變動猶鬼神,不可 端倪。"這是歷代書論中指出書法寫神達情的最精彩的論述。他仿佛告訴人 們,正因為有了張旭的狂草,中國書法的感情容量才得以深邃的擴展。《文 論》嘗云:"深識書者,惟觀神采,不見字形。"以此論欣賞張旭草書,會 發現書論和書作是如此合拍。